目錄

標誌電車Peugeot e-2008時髦依舊

最早於2013年誕生的標誌Peugeot 2008,是原廠為了搶進逐漸蓬勃的小型跨界休旅車市場,並且以當時小型車底盤平台所發展的車系,而隨著初代車型銷售多年後邁入產品週期尾聲,Peugeot則在2019年6月以全新的CMP模組化底盤平台,發表全新第二代2008,當時這全新的平台即是考慮到未來汽車產業電氣化的發展,能夠兼容內燃機引擎及純電動系統,因此第二代2008除了在歐洲保有1.2升汽油渦輪、1.5升柴油渦輪兩具引擎之外,也同時推出了電動化的e-2008車型,即法系電動車代表Peugeot e-2008。

雖然第二代2008誕生之初,即考量到電動化系統的安排,但實際上仍不脫是台有油車思維的電動車款;外觀上,e-2008在GT Pack的套件加持下,其實大致上與當前銷售的2008 1.2 PureTech GT Pack內外風格相近,車頭同樣搭載高規的獅爪薰黑LED頭燈組,並且從兩側邊緣向下垂直延伸出如獅面獠牙般的LED日行燈,但e-2008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型水箱罩之中由汽油版的直柵改為橫柵,並且依據車色配上同色漸層設計,車側在A柱下方葉子鈑部位,鑲嵌了低調的金屬藍色「e」字樣,以及車尾門左側的e-2008也是驗證身分的印記,其餘配置包含18吋雙色鋁圈、貫穿左右的細長黑化LED尾燈等特徵,均與汽油版本相同。

在既有的數位化座艙架構下,e-2008在藉由GT Pack三材質麂皮跑車座椅、小盤徑多功能方向盤的基本架構下,提煉出精品化戰鬥氛圍的同時,也利用專屬風格的Quarz 3D立體投影式儀錶板、中央鞍座上撥桿及按鍵式的排檔介面,帶來更附科技化的駕馭感受;其中立體投影儀表內建了電車專屬的監控畫面,透過透視化的車輛輪廓圖樣,可在行駛中隨時掌握電能輸出、動能回收等即時狀態,儀錶板右側為簡易的動能狀態表,左側則是電量表及預估可行駛里程資訊。當然了,相當於Level 2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也是標準配備。

至於在動力規格部分,目前原廠提供單一規格選項,採用前置單電動馬達、前輪驅動,最大馬力輸出為136匹,這數值較汽油版1.2 PureTech Allure再略高6匹,而扭力輸出則為26.5kgm,和1.2 PureTech GT相較則是多出2kgm;而在電池部分容量則是50kWh,並且可支援最大100kW的充電功率,在DC快充(CCS1)、功率100kW的條件下,從20%電量充到80%約需時24分鐘,而若是AC(J1772)家用或目的地充電站的情況,則約需時4小時31分。至於大家最關心的續航力,據公布的數據顯示,在NEDC的測試條件下為385公里,而在歐盟WLTP規範實測的條件下,續航力則為345公里,而後者應該較接近日常使用狀態。

Peugeot第二代2008在實際試駕時對於CMP底盤所呈現的精湛動態表現有深刻的印象,那種輕盈中帶著韌性,且忠實保留法系車底蘊的調校精神,即使2008身為高底盤跨界休旅,也依然能夠隨時代來操控樂趣。而e-2008雖然看似只是動力架構的不同,但實際上為了要重新安排電池模組及馬達位置,無論是重量、重心呈現都大不相同。

翻開原廠的規格表可以發現,e-2008的空車重硬是比汽油的1.2 PureTech GT多出313公斤、達到1588公斤的規模,而這樣的條件下,上路之後可以感受到底盤反應變得更加沉穩,不過這不代表加速因此而怠慢,反而是在電動馬達瞬間扭力攀升到峰值的特性下,同樣帶來輕快的起步感受,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路況中,隨傳隨到的加速反應可以說是相當自在。

而在山道中,e-2008的動態表現立刻展現出不同的性格,電池的重量無疑地將重心大幅降低,彎中下盤就像是馬步紮得更穩,但同時若在連續彎道中疾馳,就可發現慣性反應不若汽油車來得俐落,而車頭由於減少些傳統引擎重量,得以維持靈巧的轉向反應,整體來說與汽油版風格雖然不盡相同,但依舊有相當程度的駕馭樂趣,只不過純粹的法系風味也因此沖淡了不少。
至於在動力部分,136匹電動馬達對於爬陡坡雖然能勝任,但即使在運動模式下,呈現的也只是收放反應更迅速,想要再多點激情恐怕較難勝任,但電動車的優勢在於出彎時瞬間扭力的輸出,邁出的步伐確實也不會怠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煞車踏板行程較長且不夠線性,需要長時間才能適應習慣。

整體來說,e-2008可說是Peugeot對應電動車市場率先反應的一步棋,在上百年的造車工藝累積下,即使動力規格與充電效率並非當前最頂尖,但在2008既有的強烈時尚風格包裝下,仍堪稱是具有高度魅力的車種。

相當於Level 2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也是標準配備。
Peugeot e-2008輕盈中帶著韌性,且忠實保留法系車底蘊。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