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樊振東陳夢退出世界排名 WTT「新規」引爭議

【本報綜合訊】日前,樊振東、陳夢兩位中國乒乓球奧運冠軍發文宣佈退出世界排名,在國際乒壇引發熱議。兩人選擇退出的主要原因指向了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有關「不參賽就罰款」的規則。

樊振東發文稱:「近日WTT頒佈了不參賽就罰款的新規,個人實在無力承受但依然尊重國際組織,所以目前祗能選擇退出世界排名。」陳夢則表示,近期WTT出台退賽罰款新規定,因身體目前還無法負荷每一次高強度賽事,最終也做出退出世界排名的選擇。

WTT隨後發表聲明指出,樊振東和陳夢提到的規則並不是最新出台,「這些規定包括世界排名靠前的球員自動入圍參賽名單,自四年前WTT成立以來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2025年WTT賽事手册和球員行為準則,參加WTT正賽的種子選手逾期退賽會被處以雙倍罰款,且選手不得參加已經退出的同一週任何乒乓球賽事,包括俱樂部比賽和表演賽,否則世界排名前十名的選手或將面臨5000美元罰款。在國際乒聯(簡稱ITTF)公佈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樊振東和陳夢均位於世界前十。

對此,樊振東再度發文表示:「處罰不參賽球員的相關內容具體何時首次出現,我不確定,但確定此前從未被官方告知過退賽要罰款……」

是否為「新規」或許有不同判斷,但設置這一規定的初衷則較為明確——WTT也在聲明中解釋道,處罰旨在支持WTT賽歷結構,確保球迷、組織者、賽事合作夥伴和轉播合作夥伴能够看到世界頂級選手參賽。

相較成立於1926年的國際乒聯,WTT近年才啟動,旨在提昇乒乓球運動在全球範圍內的商業價值。因此,WTT有著較為龐大的賽事體係,為選手提供諸多比賽機會。根據賽歷,2025年將包括4站WTT大滿貫、6站WTT冠軍賽,還有總決賽、挑戰賽等,賽事密集且遍佈全球。從這一角度而言,WTT不希望頂尖選手退出系列賽,從而導致賽事的商業價值和關注度受損,因此出台處罰措施。

豐富的賽事供給無疑有助於運動員提昇競技水平、促進不同隊伍間交流,但對於功成名就、傷病纏身的頂級名將而言,心理和身體上恐難以支撐持續性的奔波作戰。樊振東、陳夢均發文直言,前期高強度備戰給身心造成了一定壓力。

非洲乒乓球「一哥」、尼日利亞名將阿魯納今年4月曾表示,他因生病等原因兩個月內連續兩次受到WTT排名處罰並被罰款,他甚至直言「完全不能接受」。此番WTT規則引爭議後,法國名將西蒙·高茨發聲表示,「現在是需要真正改變的時候」。

「擁擠」的賽歷和運動員負荷之間如何平衡,不僅是乒乓球一個項目面臨的問題。在職業化程度更高的網球領域中,ATP(男子職業網球選手協會)也有強制參賽規定,但是同時也具有退賽豁免條款。球員年齡、傷病、職業年限等原因都會影響罰分罰款的裁決。

有分析指出,長遠來看,如果運動員長期疲勞參賽,也恐影響自身競技水平和賽事精彩程度。在運動項目商業化進程中,作為核心主體的運動員在規則制定過程中更應被充分考慮,畢竟合理的獎懲制度既要著眼於商業利益,更要兼顧運動員的權益。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