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董鑫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新疆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和外部势力干扰破坏,社会大局实现由乱到稳、由稳向治的历史性转变。
在当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表示,当前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前所未有的。
“新疆2600万各族人民深知,这样一个局面是来之不易的。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珍惜当前的大好局面,凝聚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谁图谋破坏这样的幸福生活,新疆各族百姓是坚决不答应的。”艾尔肯·吐尼亚孜说。
突出法治作用
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新疆的稳定,是建立在法治轨道上的稳定。突出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中的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截至2024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共874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75件,法规性决议决定和重大事项决议决定56件,为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供保障,以良法善治提升社会整体治理水平。
2022年起,新疆在全国率先召开自治区层面的述法工作会议,已经连续四年实现县级以上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开展一次述法工作报告,实现全覆盖。
同时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把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让法治意识融入到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
以发展促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06.49万人脱贫
新疆始终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加快把自身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转变为发展优势,天山南北一年一个新面貌。
2012年以来,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04%,2024年突破2万亿大关。从增速上看,新疆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去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
曾经,新疆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现在,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让306.49万人脱贫,困扰新疆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新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体系,也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疆投资兴业。新疆已从过去相对封闭的内陆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
2012年以来,累计引进疆外资金达到6.6万亿元,全球与新疆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223个。2024年有516批团组、1.06万余人次来疆参访,吸引国外游客514.8万人次。去年,新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今年“热度”不减,1-8月已接待游客量2.3亿人次。
凝聚人心
70%以上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
新疆的长期稳定根本在于凝聚人心。多年来,新疆将公共预算支出保持70%以上都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疆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万公里,所有地州市都迈入了高速公路时代;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202公里、通达所有的地州市;民用机场有28个。建成近1.2万公里750千伏电网,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民生保障方面,2024年,新疆就业总人数比2012年增长11.6%、达到了1391万人;南疆历史性实现本科院校全覆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9万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万元、1.9万元。
现在,新疆每106名幼儿就拥有1所幼儿园,每817名小学生就拥有1所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74%。高校数量由2012年的39所增加到2024年的63所,今年又增加了3所、达到了66所,并在2024年历史性实现了南疆五地州本科教育全覆盖。
新疆是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也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强烈风沙活动和严重风沙的灾害区。这些年,新疆生态治理的成效有目共睹。
绿洲面积30年增长56.6%,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4.24%增至2024年的5.07%。荒漠化土地减少了1955.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了242.8平方公里,沙化面积首次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我本人是从南疆出身、成长起来的一名干部。今夕对比,南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奇迹。”艾尔肯·吐尼亚孜说。
他曾经在和田地区工作过,那时的和田,马路上水泄不通都是毛驴车,如今毛驴车进了博物馆,家家户户都是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甚至一家还买好几辆小汽车。
“新疆的发展变化体现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特别是南疆最有说服力,从老百姓的眼神、笑脸和穿衣打扮就可以看出。”艾尔肯·吐尼亚孜说。